葛剑雄

葛剑雄人民日报撰文:大江大河怎样孕育中华文明

我生在江南水乡,从小与水结缘。那时,镇上虽然已通公路,但主要的交通工具还是人力摇橹撑篙的木船。街道傍河而建,白天河中停满大大小小的船只。1950年春节,父亲带我回绍兴原籍,从南浔镇乘轮船,直到傍晚船停在杭州,河还没有尽头。这是我第一次离开家乡,看到外面的世界。

人民日报 中华文明 黄河流域 葛剑雄 葛剑雄人民日报 2025-09-26 08:42  1

大江大河怎样孕育中华文明(书里书外)

我生在江南水乡,从小与水结缘。那时,镇上虽然已通公路,但主要的交通工具还是人力摇橹撑篙的木船。街道傍河而建,白天河中停满大大小小的船只。1950年春节,父亲带我回绍兴原籍,从南浔镇乘轮船,直到傍晚船停在杭州,河还没有尽头。这是我第一次离开家乡,看到外面的世界。

江河 中华文明 黄河流域 流域 葛剑雄 2025-09-26 06:21  2

葛剑雄 | 顾颉刚、王仲荦、唐长孺:大师们的藏书去了哪儿了?

我第一次近距离了解名人学者的藏书在其身后的归宿,是1981年5月随先师季龙(谭其骧)先生在北京香山别墅出席中国民族史学术讨论会期间。5月28日上午,谭先生在会场开会,工作人员说有客来访。我陪先生回到房间,顾颉刚夫人与顾先生生前助手王煦华先生已在等候。顾师母路远

藏书 葛剑雄 顾颉刚 唐长孺 王仲荦 2025-09-11 09:19  4

世界上还没有哪一个文明可以跟黄河文明相提并论

著名地理历史学家葛剑雄著作《江河流淌看中国》近日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。该书以江河湖海为脉络,系统梳理了水与中华文明发展的深刻联系,从黄河的根魂塑造、长江的文脉传承,到运河的千年智慧、江南的水乡繁华,再到湖泊的生态价值、海洋的开放胸怀,以历史地理为视角,结合人文

江河 中华文明 江河湖海 葛剑雄 黄河文明 2025-09-08 15:33  3

作家李筱懿对话教授葛剑雄:婚育、持家,三千年女性生活图鉴

8月29日,“灵魂有香气的女子”IP创始人、作家李筱懿的视频号知识专栏,邀请到了复旦大学文科特聘资深教授、香港中文大学(深圳)图书馆馆长葛剑雄老师,和他的书籍《中国人口三千年》一起,从中国从夏商至当代的人口发展脉络说起,探讨人口数据背后的政治博弈与社会变迁。

作家 图鉴 筱懿 葛剑雄 筱懿对话 2025-09-04 16:07  3

长江如何塑造中华文明?著名学者葛剑雄长博开讲

30日上午,长沙博物馆(以下简称“长博”)“湘城讲坛”迎来一场高规格学术盛宴。著名历史地理学家、复旦大学文科特聘资深教授葛剑雄应邀主讲《中华文明中的长江文化》,以跨学科视野和深厚历史地理学功底,为现场众多长沙听众深入解读长江在中华文明演进中的核心作用。讲座作为

学者 中华文明 长江文明 长江流域 葛剑雄 2025-08-30 21:33  7

葛剑雄:文化遗址再多,也不能动摇对黄河文明的信念

本书以江河湖海为脉络,系统梳理了水与中华文明发展的深刻联系。从黄河的根魂塑造、长江的文脉传承,到运河的千年智慧、江南的水乡繁华,再到湖泊的生态价值、海洋的开放胸怀,全书以历史地理为视角,结合人文思考与当代关切,呈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“中华水文明图景”。

遗址 黄河流域 葛剑雄 黄河文明 文化遗址 2025-08-29 13:32  7

在蒙古统一战争中,中国到底死了多少人?

1206年,蒙古汗国建立。随后的几十年中,蒙古南征北战、东征西讨,建立了一个跨越亚欧大陆的大帝国。到1279年元朝灭南宋,蒙元先后消灭了西辽、西夏、金、吐蕃、大理、南宋等割据政权,实现了中国的大一统。但是,大规模的战争也会给社会生产带来巨大的破坏,加上蒙古早期

战争 蒙古 金国 葛剑雄 中国人口通史 2025-08-10 15:41  10

葛剑雄 | 文人学者的藏书,要有钱、有闲、有房,另外还要有贤内助

抗战前在北平,他不过是以课时计酬的讲师,已经有三家书铺送书上门,需要的留下,每年到三节时结账,不需要的到时还可退回。那时一节课的酬金五元,千字稿酬也是五元,老板不担心你付不起书款。到了1948年,他在浙江大学和暨南大学同时担任“专任教授”(专任教授薪水高,但一

藏书 葛剑雄 贤内助 文人学者 先师 2025-06-26 07:55  11

历史地理学家葛剑雄:历经4000年兴衰重生,长江流域从“卑湿蛮夷”逆袭为文明主流

6月19日,香港中文大学(深圳)图书馆馆长,复旦大学文科特聘资深教授葛剑雄,在大江论坛第40期讲座以“长江黄河交相辉映 中华文明长盛长青”为主题,以宏阔的历史视野和深邃的文化洞察,深刻地总结了黄河与长江在中华文明起源、发展中的核心作用,揭示了两大母亲河此盛彼衰

长江文明 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蛮夷 葛剑雄 2025-06-24 14:49  9

葛剑雄:人类与河流的互动

人地关系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告诉我们,在人类早期,在文明初期,地理环境的作用往往是决定性的、本质性的。当时的人,没有办法突破地理环境的限制。但一个长期使人困惑的问题是,既然如此,为什么在大致相同的地理环境中会生产不同的文化?一条大致相同的河流为什么会孕育出不同的文

河流 台伯河 葛剑雄 地理环境 尼罗河流域 2025-06-09 09:28  8

葛剑雄丨请不要再折腾地名

中国是世界上地名历史最长的国家之一,有些传说中的地名存在于五千多年前,见于甲骨文记录的地名至少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。今天还在使用的地名很多可以追溯到二千多年前的春秋、战国、秦、西汉时期,甚至夏、商、周三代。有些县,从秦汉设置至今,名称和治所都没有变过,连辖境也大

地名 政区 葛剑雄 屯溪 法门寺 2025-06-05 23:23  14

葛剑雄:方言的“传”和“承”

前几天由香港乘东航的航班回上海,登机前忽然听到沪语广播,虽然前面已用英语和普通话说了同样内容,但还是有一种回乡的感觉。不过,举目四望,一二百位准备登机的旅客中似乎没有什么人有兴奋的脸色,有的年轻人还颇显迷惘。看来方言的确只能在其流通的人群中起作用,就像刚才以粤

粤语 方言 沪语 葛剑雄 王士元 2025-06-04 08:45  13

葛剑雄丨更改地名之忧

中国古代最爱更改地名的要数王莽,在他当政期间,几乎把全国能改的地名统统都改了,以符合他“托古改制”的梦想。例如,长安改名常安,河南郡改称保忠信卿,雒(洛)阳改名义阳,无锡改名有锡。将全国的地名改一次已经够麻烦了,王莽却乐此不疲,差不多每年都改,有的郡名前后改了

地名 葛剑雄 陈定 陈留 梁郡 2025-06-01 22:51  10